1995年,貝索斯用3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在西雅圖郊區的一個車庫中,創建了全美第一家網絡零售公司-亞馬遜。就在同一年,馬云辭職,在杭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個互聯網商業網站“中國黃頁”。
他們同樣生于1964年,不約而同地決定走自己的路—創業,就此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無數人的購買行為。創業前,貝索斯是華爾街金融人士,普林斯頓畢業后就職于D.E. Shaw & Co.,而馬云是大學英語教師。
創業契機
1994年,貝索斯發現,網站的年增長率高達2300%,這個數字令他感到震驚的同時,他決定尋找某種方式好好利用這種快速增長帶來的機遇(后來據說這個數字是算錯了)。盡管D.E. Shaw待遇非常好,但貝索斯毅然決定離開。他后來表示:“當我80歲的時候,我不會因為今天離開華爾街而后悔;但我一定會因為沒有抓住互聯網這個大好機遇而后悔。”在篩選各種因素后,貝索斯決定在西雅圖創業。
而馬云的創業契機也與西雅圖有關,1995年他去了西雅圖,當了一家貿易代表團的口譯譯員。一位朋友首次讓他知道了有種新事物叫互聯網。他們在雅虎上搜索“啤酒”(BEER)一詞,發現沒有任何有關中國的信息。他們看到互聯網的巨大機會,決定創業。
貝索斯創辦亞馬遜時公司和網站的名字叫做“Cadabra”,意思是魔法,而后來馬云則取一個類似的名字“alibaba”,都和怪力亂神有關。
做百年企業
1997年,亞馬遜上市之初,亞馬遜創始人兼CEO Jeff Bezos就對公司股東表示:“亞馬遜立志做一家有長遠發展的公司。公司所做的一切決策也將立足于長遠的發展而非暫時的利益,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一家我們的子孫們都能夠見證的偉大的公司。”
而馬云也表示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業。為什么是102?而不是103或者101呢?
客戶至上
同為電商行業,貝索斯認為,時刻專注于用戶,這是亞馬遜成立十多年來的主要策略,也是在任何地方成功的基石.
而馬云同樣有一句話叫:“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的確,他們都是這么說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這么做。畢竟,如果用戶體驗不好,大家就不會放心的買買買了。
沒計劃?
馬云認為阿里巴巴之所以能生存至今有三個原因,沒錢、沒技術、沒計劃。是的,沒有計劃,他們只是圍繞客戶需求,采用“前三年免費策略”,為中小型企業服務。
而貝索斯的做法則是,看到互聯網的機遇后,他決定尋找某種方式好好利用這種快速增長帶來的機遇。他列出表格,上面有20多種可能在網上出售的產品類別,最終決定可標準化的書籍是最佳選擇。
現實扭曲力場
如果說馬云最大的特點是長得像外星人,那么貝索斯最大的特點則是外星人般高亢連發的特殊笑聲,很像是汽車防盜器響起時的高分貝噪音。盡管笑聲讓其他人繃緊神經,貝索斯卻很愛笑。


而馬云的「現實扭曲力場」也是毋庸置疑,當年在杭州湖畔花園的民居開始創業時,他對“十八羅漢”宣講他創立阿里巴巴的三大愿景。“阿里巴巴未來要成為服務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在未來要成為市值50億美元的企業;我們要做一家生存102年的企業?!倍敃r,阿里的創業資金只有區區50萬元。
收購媒體
當2013年8月5日貝索斯宣布以2.5億美元從格雷厄姆家族手中買下久負盛名的《華盛頓郵報》時,市場上滿是惋惜、痛心和質疑的聲音。但兩年之后這種聲音沒有了,《華盛頓郵報》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收購,而之前貝索斯也參與了新媒體Business Insider的投資。
《華盛頓郵報》是美國最受尊敬的三大報紙之一,曾經不懼壓力持續報道水門事件導致尼克松下臺。
無獨有偶,馬云效仿了投資和收購媒體的行為。阿里巴巴集團2015年12月11日宣布,與南華早報集團達成協議,收購《南華早報》以及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其他媒體資產。南華早報加入阿里大家庭,阿里巴巴的媒體帝國版圖擴張至25家媒體。
精明的商人
華爾街出身的貝索斯顯然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從亞馬遜的域名Amazon域名就可見一斑,當時很多網站目錄按照字母順序進行的,選擇亞馬遜(Amazon)能使網站排序更加靠前。
而馬云的精明無需贅言,此處省略一萬字。
走錯的路
當然貝索斯也不是萬能的,在產品層面很有過很多失敗,比如Amazon Auctions和亞馬遜旗下的搜索引擎A9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亞馬遜推出新產品Fire手機也出師未捷。
(貝索斯發布Amazon Fire手機)
馬云引入雅虎讓出大量股權以及整合雅虎中國的失敗,還有在口碑網的失利,推“來玩”等社交產品的失利,也都犯過錯誤。
當然我們現在是從上帝視角來看。
風口浪尖
1997年到2000年的貝索斯幾乎活在掌聲中,貝索斯很容易親近,在公司的化裝舞會上,他打扮成仆人,手持道具托盤,跟扮成女仆的妻子共舞。《福布斯》雜志形容他:“一位天生的好人。”《財富》雜志說他“謙遜得讓人沒有戒心?!?/span>
但2000年網絡泡沫化后,他忽然成為眾矢之的。短短一年內,亞馬遜的市值縮水到七分之一。投資人不滿亞馬遜的主因,是亞馬遜上市后的持續巨額虧損。他被指控亂花錢亂投資,比如賠錢推Kindle,賠錢推Prime會員計劃。

2014年貝索斯被國際公會聯盟評選為全球最差老板,被指責漠視員工福利。亞馬遜被戲稱為美國富士康,2015年紐約時報也發表頭條文章《亞馬遜的殘酷叢林法則》,指責亞馬遜內部令人擔憂的工作氛圍。
高調的馬云在1997年到2007年一直是媒體的寵兒,CCTV和福布斯等中外媒體給了他大量的幫助。從CCTV為他拍《書生馬云》的專題片,到《中國貿易報》的“走近馬云”長篇報道;從央視的“對話”,到央視的“經濟半小時”到“年度經濟人物”。后來《福布斯》也把馬云送上了封面。
而之后他開始處于風口浪尖,從2011年阿里巴巴的涉嫌欺詐引發阿里巴巴的誠信危機,到后來淘寶商城漲價引發的小賣家圍攻,再到后來“支付寶股權轉移事件”使馬云慘遭誠信危機。
賣雞湯
馬云的雞湯曾經鼓勵了一大批創業者,從“今天會很殘酷,明天會很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晚上”,到后來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貝索斯的“善良比聰明更難,選擇比天賦更重要”也是影響了不少人,特別在寫高考作文的時候。
這個故事大概是小時候貝索斯的奶奶喜歡抽煙,而他看到一個廣告,“每吸一口香煙會減少幾分鐘的壽命”,于是他決定為奶奶做個算術。估測了每天要吸幾支香煙,每支香煙要吸幾口等等,然后得出了一個數字。接著,他驕傲地跟他祖母說,“每吸兩分鐘的煙,你就少活九年!”他本期待算術技巧能贏得掌聲,相反她奶奶哭了起來。然后他爺爺沉默片刻,平靜地說:“杰夫,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span>
其實這個故事更能說明,熊孩子在哪都討人厭。
一盤大棋
憑借著永不放棄的堅持,馬云從B2B、C2C再到B2C,建立起龐大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到發力阿里云、同時布局互聯網金融,物流。馬云構建起了龐大的商業帝國。
亞馬遜則是從賣書起步,一步一步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最大互聯網企業之一,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Internet、lab126、和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等子公司,開展AWS云服務, 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最近則進軍視頻業務,Amazon Video Direct,直接和Youtube競爭。
布局人工智能
2015年6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在日本宣布,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Soft 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簡稱SBRH)分別戰略注資145億日元(約合7.3億元)。目前,SBRH擁有全球首個具有感情的機器人產品 Pepper,此前只用于研發,6月20日起,Pepper將面向普通消費者發售,售價19.8萬日元(約合1萬元),首批1000臺。
一時間馬云造機器人成為頭條
而亞馬遜布局人工智能的腳步也沒有停止,亞馬遜發售Amazon Echo, 在家用人工智能領域占得先機。亞馬遜周四在宣布,旗下云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以下簡稱“AWS”)增加人工智能服務,可以讓開發者在應用中增加預測和分析功能。。
貝索斯本人也全程投資了工業機器人 Rethink Robotics。
武俠夢與太空夢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創始人馬云是太極拳的忠實愛好者,這主要受到了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這讓他心中永遠懷揣著一顆武俠夢。馬云年少時酷愛武俠小說,熟讀金庸,癡迷大俠形象,以及行俠仗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故事。而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馬云曾因為幫人打架,傷的露了白骨,而在治療時沒有打麻藥直接被縫針。
馬云與武俠結緣,也在阿里內部推廣武俠文化,太極是他最大的愛好,后來也結識氣功大師。
而貝索斯則是一個造火箭的男人。
貝索斯喜歡閱讀科幻作品,從小就有個太空夢,2000年就成立了神秘的火箭公司Blue Origin,探索外太空的“觀光旅游”。據報道稱,Blue Origin在2017年或許可以將人類送往外太空,2018年貝佐斯也可能登上飛船。Blue Origin比Elon Musk的SpaceX還更早完成可復用火箭的重復使用測試。
兩種夢,其實殊途同歸。
但是由此可見科普教育和科幻教育的重要性啊。
2007年在參加CCTV對話節目時,貝索斯稱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是最好的中國企業家,“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的范圍內也是最棒的”。
文章來源:虎嗅網,版權聲明:“這有干貨”文章均來自作者投稿或者授權文章,部分文章為轉載均盡量注明作者和來源,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此文請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請附上出處(轉載自快法務)及本頁鏈接。未按照規范轉載者,快法務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