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孵化越來越熱,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人才需求。我們從職場角度分析了它的人才缺口和職業前景,給公司人一些參考。
孟澤光見識了一部小說的改編版權費從30萬元漲到1200萬元的過程。他是烈火影業的策劃總監,此前在唐德負責影視項目的開發,“IP被炒熱,已經到了一個夸張的地步。”作為影視行業的從業者,孟澤光對于IP火熱的感受很明顯。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也曾在2015年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科幻小說的版權費用是2009年我出售時的十多倍。”
為什么IP會這么火?
讓我們先來明確下IP的概念。IP(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是指知識版權,現在被用來泛指帶有人物、故事的版權內容。
學編劇出身的謝曉旭目前在喜天影視工作,在她看來,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手法一直存在,這和以前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因為“網絡文學盛行之后,有了粉絲等相關數據,可以作為影視項目開發時的一個參考,還可以通過游戲等衍生項目來獲取收益,這些都使得小說或漫畫逐漸變成一個核心內容。”謝曉旭這樣理解IP概念被不斷突出的原因。
換句話說,以前鑒定一個IP能否成功的過程有很多不確定性:作者背景、市場調研、題材、受眾……了解了這些也無法保證這個IP的成功。而現在,“如果拿出一個已經積累了幾百萬受眾的IP,投資方可以很快建立信心。”孟澤光說。另一方面,影視市場的火爆與優質內容的稀缺也使得IP價格被不斷抬高。孟澤光甚至覺得“錢都是小問題,關鍵是沒有好的項目來開展。”
IP的火熱,勢必帶動IP孵化相關人才的走俏。
“在政策紅利支撐、市場熱度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未來幾年,BAT的影視公司和一些新型的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影視公司都會有較大的人才招聘需求。”科銳國際負責文化影視行業人才咨詢的顧問徐小鳳說到。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無論是前端的原創和采購,中端的開發培育,還是后端的IP衍生,每個環節相關的工種都相應地受到了市場的追捧。徐小鳳以采購為例,“對粉絲經濟比較了解的一些IP采購,2016年的薪酬甚至有可能翻一番。”
不過,隨著現在熱門IP已經賣得七七八八,或是被大資本方囤積起來,以前IP行業更關注前端即“IP引進”,而現在“IP開發”的重要性不斷凸顯。“一個宏大的故事,怎樣抽出里面的人物、情節來做改編和再創作,不同作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謝曉旭說。
孟澤光也有同樣的感觸,他認為現在的環境下不能光靠強IP。“電視劇《女醫·明妃傳》并不是一個顯著的IP,它只是一個明朝的故事,但它的播出效果和同期的《寂寞空庭春欲晚》——一個擁有廣泛受眾的昂貴IP差不多,這體現了制作公司的實力。”因此,對于想要從事IP孵化領域工作的人,或是該領域的從業者來說,除了要有對好的IP的預判能力和估值能力,后期的創意和開發能力也很重要。
“這個行業真正好的人才,永遠在搶。”徐小鳳說到。IP孵化這么火,讓我們從職場角度來看看IP孵化領域的人才缺口、對公司人的能力要求,以及從業者未來的職業發展路徑。
A. 你適合從事IP孵化工作嗎?
從業者大多從哪里來?
由于IP孵化的前端大多是從文化作品或是動漫開始的,因此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有編劇、文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是比較容易入行的。
不過高階一點的崗位,從業者則“大多來自傳統文化傳媒體系的版權部門,”曹凌說,“由于產業成長和業務發展的需要,這些人開始涉足IP引進和評估。”
徐小鳳注意到,IP孵化的人才有從出版業、網絡文化公司往影視行業流動的趨勢,“作為前端崗位,這些有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了解文學作品,懂熱點話題、懂作者,手里也有一定的資源。”

兩個核心崗位
怡安翰威特咨詢Radford首席顧問曹凌認為,IP引進、IP項目開發是IP孵化領域最核心的兩個崗位。
IP引進,也稱IP采購,主要負責評估IP。“最好能有版權引進的相關工作經驗,在思維上了解市場、客戶、潮流、互聯網及年輕人,因為IP引進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項目未來的落地和投資回報。”曹凌說。
而IP項目開發,可以說決定了IP項目成功的一半,這需要公司人懂得與IP引進緊密合作,幫助IP項目的落地和變現。因此從業者要非常了解各類IP的運作流程,并且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創新力。
不過具體到文學、影視、動漫等不同類型的公司,這兩個崗位的叫法各有不同,對應的都是從IP引進到開發的工作內容。比如在影視公司,主要是由影視策劃負責前期IP的引進,項目立項之后由責編來跟進,責編要從人物性格、情節、可改編性以及受眾群等多個維度對IP做分析,并且在確定后進一步和編劇溝通修改劇本等——即項目開發。
可以看到,IP引進和開發之間是貫穿的,從業者不管在哪個崗位,最好能具備另一種崗位的意識和能力。對應到不同公司,對崗位的職責要求也各有側重。比如文學公司傾向于有一定的作者資源、對內容有敏銳嗅覺的編輯;影視公司則要求負責IP引進的人員還要有一定的編劇思維,也就是說你要考慮到下一個工序——“IP開發”的問題。孟澤光舉了一個例子,《凡人修仙傳》是一個點擊量排名很高的網絡小說,換言之也是一個很厲害的IP。但用編劇視角來看,就要考慮這個IP轉化的可實現性。“主人公活了3500年,他之前的朋友,包括次要人物都死了好幾遍,這個故事時間線拉得太長,不好處理。”不過最新消息是這部網絡小說要被樂視翻拍成網劇并推出VR專輯,因為相比傳統電視劇,網劇自由度更高——是否向網劇孵化?這也是IP引進時應該要考慮的一個角度。
而在游戲公司,關注國內,同時了解國外游戲行業生態鏈條相關的產業動向,并能發掘到新的機會點會是候選人一個很大的加分項。
一些基本的能力要求
曹凌認為,要想從事IP孵化工作,對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以IP引進人員為例,他形容這種工作就像時尚行業的買手,買手的購買決策直接影響了品牌和商場的銷售額。“有些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學習和培養的,但有些是天生的。”在他看來,從事IP孵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對當下的文化、流行、潮流及未來發展有自己的判斷和感知”。
孟澤光在招聘時,首先會看候選人基本的文學素養,包括對一些電影、電視劇的看法。“理想的人才應該有客觀的角度,不會過于感性,也不會因為個人喜好而有所偏重。”其次是要能建立自身的評判標準,能判斷文本的優劣,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這個可以通過筆試來考察;除此之外,如果候選人還能給出一些關于文本改編的創造性思路,那在未來就很有可能可以晉升為責編。
B. IP孵化的薪酬水平
互聯網公司對傳統影視公司最大的沖擊就體現在人才的搶奪上。“前者的加入,一下子拉高了行業整體的薪酬水平,比如說制作公司的策劃人員、或者偏基層的執行人員,過去月薪可能是5000至8000元,如果是互聯網公司,可以一下子把薪資提到1.5萬元或者2萬元,哪怕制作公司后續會有項目提成,但考慮到回款的周期等,其薪酬也不再具備吸引力。”徐小鳳說。
曹凌也有同感,他發現傳統文學和影視公司在面臨人才競爭和流失的壓力之下,開始主動尋求咨詢公司設計更加貼近市場的崗位、職級和人才發展體系,通過發展來保留IP人才,并且改革原有的薪酬制度,包括以項目獎金的形式,通過考核IP項目的運營結果來給整個IP項目團隊發放獎金,實現利益共享。
一些互聯網公司或者游戲公司還將“跟投”的形式引入到對IP人才的薪酬回報中,由公司出大比例的資金,團隊或者項目經理投一筆資金的方式,雙方共同來孵化一個項目,并從后續的版權收入、廣告收入、商業運營收入中按比例提成,對人才的激勵效應更顯著。
C. 未來的職業發展路徑
處于IP孵化各個環節的崗位都有垂直向上晉升的空間,比如資源及版權合作的基礎崗位,可以晉升到高級崗位。
除此之外,因為做IP孵化需要有全產業鏈視角,因此當跟進整個項目的時候,IP孵化的項目型人才也可以跨工種地發展。
徐小鳳以影視行業為例,“在影視行業,IP孵化的人才可以向制片人轉型,因為兩者的工作是相通的。”徐小鳳介紹說。不過制片人也分為好幾個級別,級別高的制片人,要經歷從項目前期、制作到宣發這樣的流程,并且有3到5個完整的項目經驗,“這類制片人已經相當于是一個電影公司副總級別的人選,目前在市場上非常缺乏。”
D. IP孵化熱,但從業者也要趨于理性
IP孵化的熱度雖然在持續升溫,但也已經有聲音在呼吁市場趨于理性。曹凌認為公司人首先要認清的一個事實是,目前行業中的IP項目,成功的少,失敗的多,“影響因素很多,包括作品本身、融資、協作、營銷推廣、政府監管等。”根據曹凌的觀察,雖然IP行業發展速度很快,但規范性、可控性都不高,投資回報率也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樣豐厚,那么在這種隱患下,泡沫何時會消失,是個未知數,公司人無論是對薪酬還是職業發展,都應該有一個理性的認知。
在這種背景下,徐小鳳提醒從業者更應該關注自身的項目,通過嘗試不同形態的項目來打磨自己的專業能力,而不是利用行業熱,通過不斷的跳槽來獲取更高的薪酬,“行業最終都會經歷一個從過熱到平穩的發展過程,只有你的專業能力才是可以被反復證明和檢驗的。”徐小鳳也見過只做過一兩個項目就漫天要價的從業者。需要提醒的是,當市場冷卻之后,只有真正優秀的人才才會被留下來。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周刊,版權聲明:“這有干貨”文章均來自作者投稿或者授權文章,部分文章為轉載均盡量注明作者和來源,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此文請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請附上出處(轉載自快法務)及本頁鏈接。未按照規范轉載者,快法務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