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了關于社保等的相關知識,由快法務專業律師普及法律解答。
社保全稱社會保險,指一種社會保險或保障機制,幫助公民面對某些社會風險如:失業、疾病、事故、衰老、死亡等,或是保障基本得生存資源如:教育、醫療等?,F代社會保險是由奧托·馮·俾斯麥于19世紀在德國創立的。
對職工而言,社保即通常說的“五險一金”,具體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即:住房公積金。
“五險”
按照職工工資,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5%,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4-1.2%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住房公積金”
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的比例是各不相同,那是按照個人上年度平均工資做基數按一定比例計算的。住房公積金不低于工資的10%,效益好的單位可以高些,職工和單位各承擔50%。
社會保險特征
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3.社會保險屬于強制性保險;
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5.保險基金來源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
保險對象范圍
限于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范圍限于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有些公司計算五險一金并不是按照員工實際工資,而是另外設置基數計算繳納的。)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本來一個月五千塊錢,繳了社保和個稅就只不到剩4000了,因此討厭社保,認為沒什么用處,只是使自己收入變少,有的人甚至因此主動要求單位不要給自己繳納社保。繳納社保究竟有沒有用呢?
1.社保能少繳稅
首先所有社保都是可以免稅的,以一個收入5000塊錢的人來說,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15%,假如公司能按工資的全額繳納社保,繳納8%的養老保險400元,2%的醫療保險100元,0.5%的失業保險,25.5,8%的住房公積金400元,一共是400+400+100+25.5=925.5元。那么能省的稅是:925.5%15%=138.83元。
2.實際上,大部分社保都不是白繳的,最后都是自己的.對個人而言,除了手續麻煩一點,在經濟上沒有任何損失,不但繳上去的錢可以返還,還能有更多的收益。
個人在繳納8%的養老金的同時,單位要給你繳納20%的養老金.養老金繳納到一定的年限,退休后可以領養老金,即便不夠年限,也可以按你繳納的多少返還給你,總是沒什么損失。
(1)用以養老、自我保險的觀念,代換養兒防老、家庭保險的舊觀念。這有利于增加人們的保險意識,建立新觀念。
(2)有利于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落實。當養兒防老已成為不大必要時,人們對養育子女的欲望迅速減弱,就有利于減輕人口壓力,優生、優育的大政策。
(3)有利于協調代際關系。實行自我養老,小輩可以減輕贍養老人的經濟負擔,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的晚年生活,也可保持相對的經濟獨立性,勿需過多地依靠兒女,這有利于確立一種新型的父母子女間的兩代人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