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多數國家的專利法中都保護外觀設計,但是外觀設計在知識產權領域一直沒有引起我國相關人士的重視。由于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客體、授權確權程序、侵權判定與發明專利具有非常大的區別,所以越是精通發明的專家,對外觀設計越是冷漠。除此之外,外觀設計與商標的區別也很大,商標律師對現有設計、富有美感、設計空間等獨有的概念,通常也會一頭霧水。
有統計顯示,外觀設計民事糾紛占專利民事糾紛的60%以上;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自2014年12月21日至2016年11月14日的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能公開查詢到 293份民事判決書(威科先行數據庫)。其中判決日期為2015年的有191份,判決日期為2016年的有102份。上述289份判決書中, 229份判決法院判定被告侵權成立,侵權認定率達79.24%,有60份判決法院判定原告敗訴,敗訴率為20.76%。
外觀設計侵權案件的勝訴率為什么這么高呢?外觀設計到底有什么玄機?
漢滿城漢墓中山靖王劉勝隨葬品:銅鑄油燈,由燈油盤和燈油盤支架和底座組成;支架的造型是“匈奴當戶(與漢對立的少數民族官名)”單手托舉油盤;底座匈奴當戶單膝跪在地上,左腿、右膝、右腳構成三角形穩定支點。除了穩便實用之外,匈奴當戶燈表現出西漢貴族對戰勝匈奴的自豪和對匈奴俘虜的蔑視。這是國寶級的工藝品,也是外觀設計最好的示例之一。
可口可樂汽水瓶:是近現代最著名也最流行的外觀設計產品之一。從圖片上不難看出,這個汽水瓶除了實用之外,還非常漂亮。盡管漂亮的外形給可口可樂汽水帶來了顯著性,但是外觀設計不是商標,不用于區分商品和服務的來源。外觀設計的作用在于,同樣一個商品,買那個既富美感,又方便實用的,價格和成本還不會顯著增高。
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客體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完全不同,主要理由是外觀設計不是技術方案。《專利法》第二條中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可見,外觀設計專利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是指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的設計;
(2)必須是對產品的外表所作的設計;
(3)必須富有美感;
(4)必須是適于工業上的應用。
由上述圖片對比和文字介紹可以看出,外觀設計的玄機在于,應用外觀設計的產品既要實用(解決技術問題),又要富于美感(消費者喜歡),實用和美感巧妙的結合起來價格和成本還不會顯著增高,做到真正的“物美價廉”。
二、汽車外觀設計專利知名訴訟
作為最值錢的動產,汽車一直是工業時代的驕子,將汽車外殼用外觀設計專利保護,可謂得天獨厚,所以與汽車有關的外觀設計糾紛,是社會關注的重點。
汽車領域的知名案例不在少數,例如:
1.德國尼歐普蘭汽車有線公司訴鹽城中威汽車和中大工業A9車侵害其“星航線”外觀設計案;
2.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與石家莊雙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外觀設計糾紛案;
3.美國通用指控奇瑞QQ侵害其“Matiz 曼帝茲”和“SPARK”外觀設計案;
4.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訴天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等侵害外觀設計糾紛案;
5.菲亞特訴長城汽車的“精靈”侵害其“熊貓”外觀設計糾紛案;
6.英國路虎訴江鈴陸風侵害其整車外觀設計糾紛案等。
從涉及汽車的外觀設計案件學習外觀設計,事半功倍。
三、外觀設計侵權判定的方法和資源已趨成熟
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時,既要判斷外觀設計與侵權產品是否構成實質性相同,還要判斷商品類別是否相同或近似。外觀設計侵權判斷的獨特之處還包括:
整體觀察、綜合判斷;以消費者視角而非設計者視角進行肉眼觀察;隔離觀察,直接對比;設計要部;設計空間;按照形狀、圖案、色彩的順序依次比對;使用侵害外觀設計專利的產品不構成侵權。
審理外觀設計民事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和審判經驗主要包含在如下資源中: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解釋》
《專利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件的審判指南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外觀設計專利案件的若干指導意見(試行)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利侵權判定指南》2017版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審理指引》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85號:高儀股份公司訴浙江健龍衛浴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
侵害外觀設計專利的民事審判標準,在我國已經基本成熟,值得從業者悉心研究。外觀設計侵權案件,通常涉及流通中的消費品,易于取證、易于比對,是知識產權民事侵權訴訟中的“優質產品”。利用外觀設計維權已經變得有利可圖。
四、機器人外觀設計專利布局正當其時
2016年7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稱,該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與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道通智能航空技術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上訴案。不難看出,外觀設計糾紛已經蔓延至時代的新寵-無人機領域。
仔細研究案件公開的信息后,筆者發現,無人機的實質是一種信息采集機器人。近日,筆者在旅途中發現,有的機場和星級酒店,已經將“迎賓機器人”投入使用,為商家增色不少。
結論:汽車是工業時代的驕子,用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汽車外殼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機器人必將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寵兒,利用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汽車外殼的理念,應當盡快地移植到機器人領域。
布局機器人外觀設計專利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