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為何早期創業公司有時需要股權代持,股權代持協議在什么情況下有效,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符合哪些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目錄
- 1 為什么有時創業公司需要代持股份
- 2 關于股權代持的相關法律規定
一、為什么有時創業公司需要代持股份
一些早期創業公司采取由創業團隊代持的方式,可以非常大的程度上減輕初期因核心團隊離職而造成的頻繁股權變更。如果企業老大給創業團隊每個人都有股份,會導致剛創業的那3-4年由于部分人離職而造成股權變動幾十次,而且由于當時企業沒有人有意識要去完整的保留相關的手續,導致最后做IPO描述歷史沿革的時候很是麻煩。所以不妨等到團隊真正穩定了以后再給。
二、關于股權代持的相關法律規定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二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2 )《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當然股份代持,由于實際出資人并未列于股東名冊,也無法通過股東會行駛股東權,相比直接持有股權,還是有一定風險。但仍是一種可行的方案。
股權類合同審寫: 股權分配協議 股權代持協議 股權轉讓協議 股權激勵協議 股權協議套餐模板 投資協議
公司經營類合同審寫: 公司章程 勞動用工套餐 勞動合同 網站用戶協議
商務合作類合同審寫: 服務協議 法律文書 租賃合同 商標許可協議 商務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