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和你的退休后的養老金息息相關,養老金必須要交滿15年,退休后才能終生領取養老金。當你要離開這個城市,且肯定不會再回到這個城市就業的時候,可以辦理養老保險跨省轉移。其中,個人的部分可以全部轉走,單位繳納的可以轉移12%,相當于統籌部分的60%。
在原單位和所在城市的社保中心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帶到你老家的社保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其他的工作由新舊參保的社會經辦機構來完成。如果在老家已經有單位,只需要填寫書面申請,其他的交給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辦理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參保者提交申請之后,轉移養老保險關系需要走三個流程:
1、新參保地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并向原參保地發出同意接受函
2、原參保地辦理轉移手續;
3、新參保地接受轉移手續和資金。
三個流程走完之后即可辦妥轉移接續手續,參保者最多45個工作日就可以將全部手續辦完。
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方面,女性交滿20年,男交滿2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終身醫療保險待遇。醫療保險關系的轉移主要就是要將繳費年限累加起來,為退休之后享受醫療待遇作準備。
就醫療保險轉移辦理手續而言,比養老保險更加簡單。參保者在流動就業時,醫保關系也可以附在養老保險關系上一起進行轉移,辦理起來也會非常便捷。
如存在跨市的醫療保險轉移關系,需在原參保地辦理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并打印醫療保險參保憑證,交由新參保地經辦機構辦理相關手續。
同時,個人賬戶余額通過保險經辦機構轉移。這意味著,只要你在新就業地參保醫療保險時提供足夠真實的參保信息,那么所有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的事情你都不用再費心了。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不用轉移
五險一金的異地轉移中,真正變動的只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公積金。工傷和生育都屬于“當期交納當期享受”的險種,并不存在轉移的問題,中間斷檔也不要緊。
至于失業保險,外埠城鎮職工回原籍就業時,失業保險待遇隨失業保險關系一并轉移。統一劃轉到其戶口所在地的縣以上社保經辦機構。回原籍后,可按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不過鑒于轉移的手續和流程過于復雜,且失業保險的領取也需要一定條件,即個人需要繳費滿一年,且不是主動辭職的,才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融360小編認為,如果只是短期失業,不必大費周折的轉移那幾百塊錢,回老家后,去新單位直接上就行。
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融360小編個人認為是最實惠的,因為單位和你一起繳納,且是等比例的,按照北京的繳費比例,個人繳納12%,單位也繳納12%,關鍵是這兩個12%都是直接打到你的公積金個人賬戶里面的,就是說,單位交的錢也是你的。這筆錢符合一定條件還可以取出來,自由支配。更重要的是,如果想貸款買房,只要連續交一年以上,就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這個比去銀行貸款利率低,省的可就是賺的。
公積金這么好,那么回老家工作怎么處理呢?
有兩種解決方式,一種可以轉移賬戶,一種可以把公積金一次性提取。
1.公積金轉移
首先得讓外地的工作單位為你建立住房公積金賬戶,這樣你就可以將在北京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全部金額轉移到在外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辦理時職工需要提供以下材料:調入單位接收證明;在調入地建立住房公積金的證明;轉入銀行賬號;開戶行名稱;職工本人身份證復印件。
職工應將以上相關材料,提供給原單位,通過原單位的住房公積金經辦人到開戶管理部申請辦理。
2.公積金一次性提取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有六種情況是可以提取公積金的: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北京規定,異地購房不能申請北京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和上海類似,到外省工作了,如果在外地買房可以一次性提取。
社保保險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斷繳危害大,如果發生換工作無法續檔的情況,可以找代理機構代為繳納,快法務現推出59元社保代繳服務,千萬不可錯過。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有關社保的信息,請閱讀《專家解讀,社保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