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講的話題是對所有企業都很重要的企業工商年度報告,在入正題之前,咱們先來說說一個不太搭界的事兒。
還記得中學課本里的《孟子見梁惠王》嗎?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必將有利于吾國乎?
孟子曰:王何必言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一般我們都會覺得孟子對,梁惠王錯,怎么能動不動就言利呢?可是如果梁惠王在我們今天這個波譎云詭的商業世界里浸染過的話,他一定會理所當然的回答道:我作為一國之君,必先言利。
沒錯,其實梁惠王的角色就是一個“企業老板”,是一個“創業者”,言利不僅很正常,還得必須言利才能讓自己帶領的組織生存下去。
而對于企業年報這個話題,貌似它只是工商局要求企業必須完成的一項事務性工作,并沒有什么“利”可言,反倒還有各種懲罰措施。可其實,企業年報也是可以言一言利滴。
工商局(或市監局)要求所有企業包括個體戶在每年的1月1日-6月30日期間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完成上一年度的年度報告,將企業最新的基礎信息和上一年度的經營信息上報給工商局。
上述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所有企業”,包括企業與個體戶。
一個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如下圖,首頁就有“企業信息填報”的按鈕。
另外,你發現上圖中的“小微企業名錄”沒?
小微企業名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托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根據《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對存續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判定而建立的(新設立的無需年報的企業另有標準)。
沒錯,企業能進入小微企業名錄的一個前提就是按時如實做年報。
其對年報的具體要求如下:
對已報送年報的企業,工商局將企業上一年度年報信息中的營業收入、從業人員和資產總額等指標與《中小企業劃型標準》進行比對(如下圖),只要滿足任意一項即可納入小微企業庫。
個體戶無需與《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標準進行比對,只要報送了年報,直接納入小微企業庫。
對應參加年報而未年報的企業和個體戶,暫不納入小微企業庫,待其補報年度報告并予以公示后,根據其年報情況進行判定。
由上可看出,企業年報后不一定能進入小微企業庫,但不年報肯定進不了小微企業庫。成為了小微企業,企業可享受到一些減免優惠政策。
社保補貼
免征一些行政事業性收費
可申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
對月銷售額3萬以下的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
小微企業還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可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財政貼息
專利費用減免
專利申請周期比其他人短
......
具體優惠細則可參見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的“小微企業名錄”頁面。
企業年報除了可以給企業帶來以上這些“利”之外,如果不年報的話,也會給企業帶來一些“弊”。
被納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無權參與政府采購,政府招標,被授榮譽等;
融資貸款會受阻;
合同簽訂、海關通關、企業外籍人員工作證件會受阻;
情節嚴重者,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股東、高管的行為也會受阻,例如禁止搭乘飛機、高鐵(如下圖1);
情節更嚴重者,企業甚至會被吊銷營業執照清戶(如下圖2);
圖1
圖2
綜合咱們以上的利弊分析,可以說做年報和不做年報完全是利害分明的,稍微理智一點的企業都不會“趨害避利”的,可是為什么每年還是有很多企業不做年報呢?
究其原委,有的企業是不想經營了,有的是忘了,有的是不會做年報。對此,如果你企業是初次做年報,或者對年報流程和數據填寫不熟的話,可以參照一下以下操作流程。
1、搜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點擊“企業信息填報”并登錄。
2、有兩種登錄方式,一種是“工商聯絡員登錄“,事先沒注冊的要先進行“企業聯絡員注冊”,若注冊信息發生變化需先進行“企業聯絡員變更”。
另一種是“數字證書登錄”,該方式更便捷,將CA證書插入電腦,輸入密碼即可。
3、 登錄后,可簡單瀏覽“填報須知”,然后點擊“年度報告填寫”, 在彈出的提示框中選擇2017年年度報告。
4、進入填報頁面后,按順序填寫各類信息,第一項是“企業基本信息”(一些專業的信息填寫建議咨詢專業人員)。
5、預覽并公示,檢查已填數據,然后點擊“提交并公示”,完成企業年報報送,等待工商局審核。
好了,叨叨了這么多,就說到這吧,年報說到底其實并不難,只是有些數據項有時候容易讓人混淆。
企業應按時做年報
中小微企業可享受如下優惠
企業不做年報的壞處
企業年報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