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開始,住建部陸續出臺文件,對公積金政策進行了密集的規范與調整,調整內容包括放寬貸款限制、降低租房提取門檻、實現繳存異地互認等多項內容。2015年1月1日起,北京公積金貸款的最高額度已調至120萬元,今年5月初,各地陸續在下調住房公積金繳存比。
然而,多地申請公積金貸款的職工都注意到一個問題,很多地方的個貸率(貸款余額占繳存余額的比例)超過100%,不少地方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流動性調節系數,這是貸款越來越難的“信號”嗎?相關專家表示,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前住房公積金流動性不足,認為住房公積金流動性不足可能導致個人貸款額受影響,政策應向剛需人群傾斜。
個人貸款額度可能會受影響
近日,廈門住房公積金貸款流動性調節系數,迎來年內第二次調整。自5月1日起,廈門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流動性調節系數由此前的0.8下調至0.6。
公積金資金短缺是廈門調整流動性調節系數的主要原因。廈門公積金中心貸款使用率自去年底超100%后,持續飆升,到2016年4月份,該市住房公積金貸款使用率已高達108.18%。
類似情況也在其他一些地方出現。目前,武漢個貸率已達106.8%,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此外,截至3月底,南京個貸率已超105%,湖州個貸率于2015年7月便已達到101%,同時,此前未出現過公積金吃緊的南昌,其個貸率也達到了101%。業內人士解釋稱,個貸率超100%,公積金流動性不足問題顯現。
“這就好像一個龍頭進水多個龍頭出水,有限的資金來源無法滿足多樣化的資金需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解釋說,公積金只有強制性儲蓄一種資金來源,但是買房、租房、裝修等均可使用公積金,每每住宅市場出現購房高潮,就可能會出現公積金短缺。
上述研究員分析,類似廈門的公積金貸款流動性調節系數調整,最直接的影響是個人貸款額度有可能降低,不過職工可通過延長貸款年限等方式保證貸款額度。比如,在不考慮賬戶余額的前提下,流動性調節系數為0.8時,想申請期限為22年,金額為50萬元的住房公積金貸款,繳存基數需高于6765元,而流動性調節系數調整為0.6時,繳存基數則需達到9018元。但若繳存職工將貸款年限調整為30年,就可不受流動性調節系數的影響。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公積金貸款相較以往出現越來越難的情況應該是正常的,但是不會影響到公積金貸款買房的政策。小編在這里要提示快法務社保代繳平臺的用戶們,如果準備使用公積金貸款買房,要隨時關注當地公積金貸款政策的變動情況,更要隨時關注自己公積金的繳存基數。
公積金貸款會越來越難嗎?文段小編就整理完了,讀者想了解更多與公積金貸款會越來越難嗎?相關資訊,或有與創業相關的疑惑、問題可訪問快法務官網,也可以致電400-8646-001 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