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個體戶李桂霞的養老金,在2016年1月中旬突然被停發了。
承德市社會保險局(以下簡稱“承德市社保局”)隨后告訴她,市社保局科員白雪杉(男,42歲)利用養老保險系統漏洞,將部分養老保險金據為己有。而白雪杉造成的虧空,需要由這些參保人員自己來補齊。
李桂霞今年57歲,自2014年10月中旬開始領取養老金。一年多來,她的養老金已從每月600多元漲到了900多元。接到要“補繳”的通知后,她呆住了。
白雪杉犯詐騙罪一案一審刑事判決書指出,2010年至2013年間,承德市社保局綜合科科員白雪杉多次虛構他人已在豐寧縣(承德下轄縣)社保局投保的事實,并將他人虛假的養老保險轉移單轉入承德市社保局養老保險系統,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續接手續。
李桂霞說,她在2010年通過白雪杉一次性補繳了15年養老保險,當時并沒有發現問題,“不但入了保、發了養老保險手冊,社保系統也能查到養老保險賬戶。”
據前述判決書顯示,到了2013年,承德市社保局工作人員在辦理相關人員退休審批的過程中,發現承德市養老保險金存在虧空,之后查出虧空部分被白雪杉據為己有。案發后,白雪杉退回給承德市社保局800多萬元,但仍有不足。
承德市社保局認為李桂霞等人將錢直接交給了白雪杉,沒有通過正常途徑繳納養老保險。于是,承德市社保局要求李桂霞等248名參保人自己補齊這部分虧空,否則不再計發養老保險金。
北京知名律師謝通祥表示,一部分個體戶在承德市社保局直接將錢交給了社保局工作人員白雪杉,且已錄入社保部門養老保險系統并發放真實養老保險手冊和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對賬單的,應該認定為參保人已經繳納了養老保險,不應該要求其繼續補繳。
他指出,另一部分個體戶通過中間人繳納,未在承德市社保局直接交給工作人員,但也拿到了養老保險手冊、個人賬戶對賬單的,社保局也不能要求其繼續補繳。況且有許多人都已經領取養老金了,這種情況下,社保局不能把內部管理漏洞和管理不力的責任轉嫁給普通老百姓。
2010年起,全國范圍內養老保險開始允許異地轉移接續,并由手工轉移業務模式轉向電子化轉移業務模式。不過,承德市養老保險系統遲遲沒有實現聯網,依然停留在手工轉移業務模式。河北省社保局地方處副處長趙兵認為,白雪杉作案正是利用了這個系統漏洞。、
和李桂霞一樣,現年53歲的吳兆則也是承德市雙橋區的一名個體戶。據他回憶,2011年,在當地保險公司工作的王秀華找到他,稱有條補繳養老保險的捷徑,即通過承德市社保局綜合科科員白雪杉參保,“又快又方便,一次交夠15年,將來就能領取養老金了。”
吳兆則付給王秀華3.9萬元,補繳了從1996年到2010年共計15年的養老保險,王秀華給他打了收條。
吳兆則回憶,過了幾天,王秀華將辦好的養老保險手冊交給了他。他去承德市社保局查詢,發現參保成功了,王秀華于是拿走了收條。
“當時像王秀華這樣的中間人有四五個,都是保險公司賣保險的人員,主動找到我們這些個體戶辦理養老保險。”吳兆則覺得,這是條捷徑,“他們都是為白雪杉拉活的,我們也覺著挺合算,不用每年繳,這不就辦了么?”
不過,河北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河北2011年前后并沒有出臺允許個體戶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的政策。
2013年11月,白雪杉案發后,承德眾多養老保險投保人牽扯其中,包括李桂霞和吳兆則。
吳兆則告訴澎湃新聞,他們經過白雪杉之手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記錄,已經被承德市社保局屏蔽,現在看不到任何記錄。
在這之后,李桂霞等人開始上訪。
承德市社保局2016年5月5日答復他們稱,白雪杉串通社會人員,私自收取群眾費用,欺騙承德市社保局負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的工作人員,將虛假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單》錄入養老保險管理操作系統,騙取了《養老保險手冊》和《個人賬戶對賬單》。
白雪杉原是一名軍人,復員后安置在承德市勞動局。澎湃新聞從其同事處了解到,2009年承德市人事局、勞動局合并成人社局之后,白雪杉就在人社局下屬的社保局上班。
漏洞
社保局科員私吞9百萬養老金 248名參保人補虧空
2016年03月31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一名老人在公園長椅上休息閱讀刊物。 視覺中國資料圖
2010年1月1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在全國范圍實施,結束了養老保險不能異地轉移接續的歷史。
上述暫行辦法要求,各地要完善養老保險信息系統,為參保單位和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通過電子化方式辦理轉移手續。同時要加快本地信息系統建設步伐,盡早實現轉續業務操作的信息化。
同年,人社部也下發了《關于開展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系統建設和應用工作的通知》,提出開展社會保險關系轉移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異地轉移系統”)建設工作,由手工轉移業務模式,轉向電子化轉移業務模式,2011年實現全國全部地市入網接入服務。
不過,承德市社保局的異地轉移系統建設嚴重滯后,直到2013年白雪杉詐騙養老金事件案發,承德依然處于手工轉移業務模式。
白雪杉犯詐騙罪一案一審判決書顯示,2010至2013年期間,白雪杉利用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續接手續的機會,偽造了豐寧縣社保局開具的個人養老保險轉移單,后將這些虛假的豐寧縣養老保險轉移單轉入承德市社保局養老保險系統,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續接手續。白雪杉一共詐騙248人,詐騙金額達9008417元。
河北省社保局地方處副處長趙兵介紹,由于豐寧縣與承德市里的社保繳費系統不聯網,承德市因為不核實繳費單據,只看養老保險轉移單和對賬單,所以承德市社保局不能查詢被轉移人員的繳費情況。他認為,白雪杉作案正是利用了這個系統漏洞。
承德當地利用社保系統漏洞斂財的,不止白雪杉一人。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付興華貪污、詐騙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承德市下轄的豐寧縣人社局勞動爭議仲裁股股長付興華在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間,通過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利用各種手段騙取養老保險金1997500元。
虧空
付興華貪污、詐騙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付興華貪污、詐騙的這部分款項除了沒收財產冀H9U816號北京現代 全新勝達轎車一輛外,其余尚未追回。
而承德市社保局告訴李桂霞等人,白雪杉案發后,退回給承德市社保局資金858.4萬元,但仍存有不足部分。
承德市社保局表示,白雪杉退回給承德市社保局的這部分資金將平均給每一位涉案參保人員的已繳納保險費中。其余不足部分,由參保人員按照60%或100%的繳費基數補齊,補齊后享受相應養老保險待遇。
按照這個補繳方案,吳兆則還需要補繳1.34萬元,才能在將來享受百分之百的養老保險待遇。
而不同意補繳者,將按照858.4萬元的平均數做退費處理。
這其中已經開始領取養老金的86人,如李桂霞,也要按照上述方案補齊后,重新計發養老金。否則做退費處理。
6月16日,河北省社保局地方處副處長趙兵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指出,這些人參保繳費時,沒有走正規渠道在參保大廳辦理手續,繳費憑證也沒有。養老保險交給個人了,沒有交給社保部門。
他認為,這是白雪杉等人的個人詐騙行為,不是職務行為,所以需要參保人補繳養老保險。
但吳兆則卻不這么認為,“我拿到了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并且在社保系統網站上也能查到各自的賬戶,有個人賬戶對賬單,包括李桂霞等人在2014年就開始領取養老金了。我們的東西又不是假的,為什么讓我們補繳?”
爭議
知名律師謝通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白雪杉作為承德市社保局工作人員,在上述案件中一共收取了900多萬元,案發后他退給社保局858.4萬元,社保局也已經接收。
他指出,部分個體戶在社保部門直接交給了白雪杉等工作人員,并且已經錄入社保局養老保險系統并發放了真實養老保險手冊和個人賬戶對賬單的,就屬于社保部門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應該認定為繳納了養老保險費,對于這些人就不應該要求繼續補繳。
謝通祥認為,這些人有理由相信白雪杉等人的行為就是社保部門的行為,政府機關應該是最有公信力的地方,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是允許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這些人包括無雇工的個體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謝通祥表示,從2010年到2013年,這個案件發生時間在幾年以上,涉及到百姓養老金的事情是非常重大的事務,社保部門是應該每個月都要核實至少每年內部應該核查一次的,況且有許多人都已經領取養老金了,這種情況下社保局不能把內部管理漏洞和管理不力的責任轉嫁給普通老百姓。
白雪杉案的辯護人、河北君興律師事務所律師徐若童也提出,在白雪杉詐騙案中,白雪杉到底是貪污、瀆職,還是詐騙,這是本案爭議的焦點。
徐若童說,如果是貪污、瀆職,那這些錢就應由司法機關從白雪杉處追繳;而如果是詐騙參保人,那這部分錢應該退賠給參保人,這些參保人再決定是否去補繳養老保險;而如果是白雪杉詐騙社保局,那參保人也不用做任何補繳。
針對上述問題,澎湃新聞近日多次致電承德市社保局,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獲得回應。澎湃新聞記者多次撥打承德人社局(承德市社保局的上級部門)局長關繼高電話,對方一直沒有接聽,短信也沒有回復。
徐若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這么重要的案子,持續時間好幾年,詐騙這么多款項,作為一個普通科員,白雪杉不可能一個人做得了,希望司法機關能徹查此案。”
徐若童稱,白雪杉案涉及的養老保險的轉移單及印章的真偽有待查實,定罪的證據是缺失的;單據是假的,那是哪里打出來的?沒有查清楚。
2016年6月7日,澎湃新聞從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目前白雪杉案已經發回承德市雙橋區法院重審
- 全部分類
- 注冊公司
- 財稅記賬
- 商標知產
- 高新資質
- 社保人事
- 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