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北京市宣布下調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和失業保險費率,養老保險費率由28%下調至27%,失業保險費率由1.2%下調至1%。在國務院提出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以來,上海、廣東、天津、云南、四川、湖南、重慶、江西、新疆、山西、河南、陜西、湖北、山東、廣西、北京等16個省區市陸續下調社保費率。
社保費率下降,聽起來是一件好事,就是繳的費用沒有之前那么多了,企業及職工的負擔減輕了,然而實際上是這么回事嗎?
從已經調整社保費率的地區來看,主要涉及三個險種: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每個險種的費率下調幅度不超過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地區下調的都是企業繳納的部分,個人繳納的部分則維持不變。
以下是部分地區社保費率調整情況(除特別說明,均指單位繳納部分)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除了天津地區失業保險個人繳費部分下調了0.5%,其它地區下調的均為單位繳存的部分。也就是說,企業繳納的社保費減少了負擔減輕了,但是個人到手的工資卻絲毫沒有多。
職工的待遇會不會變?
國務院明確要求,降低社保費率不影響職工的社保待遇。一些地方政府表示,社保費率下調后,不僅不會降低社保待遇的發放,未來還可能繼續提高待遇水平。根據公布的數據,2011-2015年期間,我國社保的收入均大于支出。
當然,以上都是一些官方的說法和數據。下面我們拿最重要的養老保險來看看,職工的待遇到底會不會降低。
2015年我國養老保險的收入為32195億元,支出為27929億元,盈余4266億元,表面上來看還很充裕。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未來繳費的人數會越來越少,相反,領取養老金的人數會越來越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寫明,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然而,在此之前的11年,我國的養老金是以每年至少10%的增幅上調。由此可以看出,未來養老金發放將面臨較大壓力,漲幅可能進一步收窄。
實際上道理很簡單,繳費的人越來越少,領取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社保費率在不斷下調,社保基金總額在減少,怎么可能不影響養老金的發放呢?有一種解釋是,養老基金通過市場化投資可以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養老金入市計劃正在制定之中。不過中國證券市場的表現并不穩定,長期回報率能否達到預期很值得懷疑。
結論
總體來看,社保費率下調確實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負擔,但是對于員工來說卻似乎沒有任何好處。首先,到手工資并沒有絲毫增加;其次,社保待遇不會下降這一說法并不能讓人信服。所以,以后看到社保費率下調不要再以為這是好事了,除非下調的是個人繳存的部分。
推薦閱讀: “多支少收”,如何確保社保基金穩定運行?
社保涉及購車購房、子女上學、積分落戶、病有所醫等多項重大事宜,一旦斷繳后果不堪設想。快法務提供個人社保代繳和公積金服務,讓你靈活就業期間也能安心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