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架構設計專屬鏈接:http://www.08lv2g.cn/product/item/info/id/79.html
創業公司,投資人拿錢來了是件很開心的事,但拿多少錢,分多少股,也讓人無比的糾結。
融資是資本與創業者之間的博弈,沒有規定可循,必須要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創業者對于融資的心理期待以及對資金的渴求程度來決定。
眾所周知,在1號店之前,沃爾瑪最先找上的是京東,卻因為沃爾瑪要求控制權而最終被京東拒絕,隨后,沃爾瑪選擇了1號店。
而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與1號店創始人于剛的結局也是截然不同的:劉強東雖然股份只有占比不高,卻對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而于剛在2015年7月14 正式從1號店離職。
造成兩者截然不同境遇的原因就是京東劉強東牢牢的把握了公司的控制權,而于剛在2010年金融危機之后的資金困境中因為融資讓出了 1 號店 80% 的股權,1號店控制權就此旁落。
無論是哪個創始人,創業的初衷肯定不是為了給資本打工的。
而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經過多輪融資和內部激勵,創始人的股份比例不斷被稀釋,像1號店那樣如果一開始創始人就讓出大股,那么創始人就變成了資本的打工仔,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不斷融資,創始人將無法保證對公司股權數量的絕對控制,最終不是創始人被資本驅逐,就是創始人選擇另立門戶……
那創始人在公司不斷融資,股權不斷被稀釋的過程中,如何才能保證公司的控制權不丟失呢?
首先,在一輪一輪的融資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股權比例:
天使輪最好不要超過20%;
沒有天使,直接A輪的,最好不要超過20%;
A+B輪不要超過30%;
依次類推,到IPO時,投資人最好不要超過50%,
而IPO往往又會增發10-20%,又會稀釋,最終上市后,創始人持股可能在40%左右。
比如唯品會A輪融資后,創始人持股比例為70.27%;B輪融資后,創始人持股比例為63.73%;上市后,創始人持股比例為45.71%,投資人共同持股比例為32.52%,相對來說股權比例控制的比較好。
但是股權比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融資過程投資人帶多少錢來,給公司的估值是多少,要多少股份,很多時候不是創始人說了算了的,也不是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有底氣拒絕投資人投錢過來。
不過,除了控制公司股權比例以外,創始人還能通過其他的方式掌握公司的控制權,主要是在投票權上做文章。
1、投票權委托
投票權委托一般適用于還未上市的公司。
舉個栗子:
京東沒有上市前,有人要投資,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要求投資人簽一份授權書,意思就是將投票權授予他,不然就免談,所以才有京東沒有上市前,劉強東只有18.8%的股權,卻有51.2的投票權,半數以上,保證了公司的控制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有京東這個底氣,融資初始,投資人會向創業者索要很多的權利,如投票權、控制權、否決權等等,所以說融資是一場博弈,與公司的實際情況,創業者對于融資的心理期待以及對資金的渴求程度有很大的關系。
2、AB股
簡單來說就是將股票分為兩類,向外部投資人公開發行的是A類股,每股只有1票的投票權,公司創始人手上的則是B類股,一股能投10票或者20票,這樣即使創始持有的股權不多,也對公司有絕對的控制權。
比較著名的就是百度和京東。
百度,創始人B股,1股=10個投票權
京東,創始人B股,1股=20個投票權
AB股一般針對上市公司,不過中國法律講的是同股同權,所以這種方式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也因此很多企業選在境外上市。
3、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
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就是通過協議約定,某些股東就特定事項投票表決采取一致行動。意見不一致時,某些股東跟隨一致行動人投票。比如,創始股東之間、創始股東和投資人之間就可以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加大核心創始股東的投票權權重,以此來達到控制公司的目的。
如騰訊創始團隊和其大股東MIH就有一致行動協議:在重大投資、重組等相關事項上,MIH愿意和創始團隊保持意見一致。
4、虛擬股權(主要針對內部合伙人)
虛擬股權一般主要針對內部合伙人,是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權,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份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也有利于提高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
5、歸集其他小股東股權上的表決權(與投票權委托類似)
就是核心創始人將其他小股東的表決權拿過來由核心創始人統一表決,這樣可以增大核心創始人在股東會上實際控制的股權表決權的數量。
歸集的具體方式,簡單的有表決權委托,即小股東簽署授權委托書將其所持股權的表決權排他性地授予核心創始人行使;復雜但更為穩定可靠的一種歸集方式為:小股東通過一家持股實體(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合伙)間接持有公司的股權,核心創始人通過成為該持股實體的法定代表人、唯一的董事、唯一的普通合伙人或執行事務合伙人的方式實際控制并行使持股實體所持有的公司股權的表決權。
6、創始人一票否決權
創始人否決權是增大創始人在控制權的一種防御性的策略,意思是說,對于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可以具體列出,如解散、清算、分立、合并、出售控制權或大部分資產、主營業務變更、重大對外并購、公司預算決算、變更董事會組成規則或人員、聘請與更換審計師、上市、重大人事任免、股權激勵等)必須得到核心創始人的同意或贊成表決方可通過并實施。
7、通過有限合伙持股達到掌握公司控制權的目的
有限合伙企業是一種合伙企業,與普通合伙企業相比,有限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分為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才能執行合伙事務,承擔管理職能,而有限合伙人只是作為出資方,不參與企業管理。所以,可以讓股東不直接持有公司股權,而是把股東都放在一個有限合伙里面,讓這個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權,這樣股東就間接持有公司股權。同時,讓核心創始人擔任GP,控制整個有限合伙,然后通過這個有限合伙控制了公司的股權。其他股東,只能是有限合伙的LP,不參與有限合伙管理,也就不能通過有限合伙控制公司。據說,綠地集團、螞蟻進入就是通過有限合伙持股來掌握公司控制權的。
創業融資,投資者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投資者,勢必要喪失一部分股權。但是在這之前除了要睜大眼睛,選擇好的投資伙伴之外,創始人也要提前規劃,整體上對公司的股權分配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膽大心細,股權的調整設置一個上限敢于對投資人說不,保證自己對公司控制權。
股權架構設計專屬鏈接:http://www.08lv2g.cn/product/item/info/id/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