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又加了幾個創業者的群?然而,光加群不面基,卻并沒有什么卵用。所以,乘著快法務一周年的東風,上周五我們舉行了一個線下200人的面基大會!
6月19日,一場火爆的創業者“集會”在Binggo咖啡完美落幕!活動現場,我們請到了股權、知產、財會稅務三個領域的專業律師給大家分享創業干貨。
到場的創業者每人還收到了專屬禮包(我會告訴你,到場的創業者們都可以領到《創業法律指南》么,我會告訴你現場的小伙伴抽到的都是500,1000的代金券么..好,收住~ )
話不多說,先把我們這次公開課的部分精彩內容整理出來,大家各取所需吧。
(聞學成律師講解股權部分)
投資協議中對股權的限制有哪些?
具體包括優先清算權、購買選擇權、重大事項否決權、領售、共售權,優先購買權、反稀釋機制、業績對賭和調整機制。
業績對賭和調整機制:投資方為了保證投資款的安全,會對業績進行要求,如果達不到預期的業績,需要對股權作出相應的調整,投資方有權要求增加持股比例或者要求對其股權進行回購;
反稀釋機制:這也是保護投資人的核心條款。分為防止股權結構上股權比例降低和防止后續降價融資過程中股份份額貶值兩大類。如果投資方以10元一股的方式進入,當有新的投資人進入時,公司決定按照每1股拆分為4股的方式進行股份拆分,則新的轉換價格調整成2.5元/股,對應每1股優先股可以轉為4股普通股,投資人股份數變化,但是股權比例不變。

優先購買權 :如果控股股東要出售股權,被稀釋的股東有優先征購的權利;
領售、共售賣權:投資人對項目投資的錢是有一定期限的。但是投資人如果想退出,找好投資機構,控股股東是無條件的一起出售股權;尤其是在新的投資人進入時,要的比例比較高,控股股東要跟著出讓一部分股權。
重大事項否決權:投資方一般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但是為了保障投資回報,投資方對公司的重大事項具有一票否決權,即重大事項必須經過投資方的同意。這是創業團隊與投資方的博弈,投資方通過對重大事項的決策權控制公司的發展方向。
購買選擇權:這是VIE結構中比較多,一些境外基金,為了保障資金的安全,他們需要簽訂一些協議,尤其是外商投資企業與國內的協議控制以后,他要求把一系列的權利授予外商投資企業,其中就包括購買選擇權,即外商投資企業有權選擇在一定時期對國內企業進行收購。
優先清算權:這是保護投資人資金安全的條款,公司要清算的時候,投資人的財產優先于其他股東的財產清算。
如果股權比例不在工商局登記,只是體現在投資協議里,在公司剛注冊的時候,我在公司章程里寫到保護個人利益的條款。公司章程和后來的投資協議里面,有哪些條款與公司章程相沖突的話,是公司章程還是投資協議效力更大?
現在很多代持協議都不去工商局登記,在簽訂人雙方之間是有法律效力的。去工商局登記,對外有公示的效果,能夠對抗第三人。后進入的投資人,需要告知已簽訂的協議,在接受的條件下會有一定的約束力,如果他不接受,他就不會選擇進入。你在后來的投資協議中簽字,意味著后來的投資協議在協議各方之間生效,如果和之前的章程有沖突,一般情況下,需要以后來的投資協議為主,但是如果不去工商局登記備案,后來的投資協議有對抗其他人的效力。
公司在上市之前,做股權變更和股權激勵需要怎么做?
上市之前一般有限責任公司,上市時變成股份公司,針對股權激勵,通常的做法是成立一個合伙基金,以公司10%-20%的股份作為基金池,享受股權激勵的員工通過持有合伙企業的份額享受收益,之后任何一個股權激勵員工都是從合伙基金進入。這樣就不會導致本公司有很多的股權變更,有利于本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

(張立巖律師講解公司運營部分)
如果在公司運營過程中,兼職人員定期外包,是否要簽合同?
建議和對方簽訂《委托合同》,類似于委托加工或者委托設計之類的協議,這樣可以規范的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其中尤其要注意知識產權歸屬和保密協議的約定。
對于公司的臨時項目,聘用人員工作一段時間之后項目結束,需要簽訂什么合同?
根據項目時間長短,如果時間較長,可以簽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標準的《勞動合同》,工作任務完成后,勞動關系就自動結束,但需要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需要為員工上社保。如果項目時間較短,且聘用員工費用不高的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不需要上社保,但是勞務所得稅偏高。
比如員工已經簽訂保密協議,保密協議提到競業協議,員工需要履行的義務。在員工離開公司之后,他起訴公司要求支付金額,但是當時沒有具體金額的約定,這種情況下,公司應該做哪些具體的補救措施?金額是多少?
如果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但沒有約定具體金額,北京市規定,是按照員工月工資的30%來補償的。如果中途發函要求員工第二年停止履行競業限制義務,那么履行這一年還是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如果單位單方解除競業限制條款,需要額外支付三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

員工進入公司第一個月就必須繳納公積金嗎?
按照法律規定,無論是住房公積金還是社保,在員工入職后就必須繳納,不存在在試用期之后才繳納社保公積金的情況。如果試用期間沒有繳納社保,員工提起監察,公司還需補繳。
如何確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
這主要看三點:一是看他是否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二是用人單位是否向他支付勞動報酬; 三是看,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是否適用于他。如果三點都符合,則是勞動關系。

(劉彥峰律師講解知識產權部分)
在商標下來之前,應該做怎樣的準備?因為周期太長,這一年我該怎樣去保護商標?
第一,在商標注冊下來前,最好在提交申請后再過一段時間對商標進行檢索。因為商標注冊是有盲期的。可能你注冊了,在查一遍看一下盲期前面有沒有近似的商標。這時候能夠初步判定商標能否注冊下來。
第二要做好使用證據的保留,留存,尤其要保護實證,避免將來商標被駁回,你需要做復審和提交材料。證據包括:最早使用證據,連續使用證據,廣泛使用證據。最早使用的證據保留一份就行,連續使用的證據可以是一年一份,當然可以的話,一個月一份也行。廣泛使用證據,最好收集全國各個省有產品或商標;
第三,在注冊下來前可能已經遭到侵權了,這時候可嘗試反不正當競爭法去制止這個行為。類似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去訴訟,這個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也是需要大量的證據來證明的。
商標和專利都是公司財產,如果公司倒閉之后,對于它們的保護還有嗎?
因為它是一項權利和財產,公司沒有了,并不意味著這項財產就沒有了。比如商標權,如果企業不存在了,企業原來的股東可以辦理商標移轉。
知識點先分享到這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創業知識,線下去面個基,認識一些創業圈的朋友,可不要錯過我們以后的公開課哦。另外,我們也歡迎創業者提創業問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