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服務專屬鏈接:http://www.08lv2g.cn/product/item/info/id/217.html
2009年比特幣的問世徐徐拉開了新一輪互聯網革新的序幕,此后,各類虛擬貨幣也應運而生。作為這些虛擬貨幣的技術支撐——區塊鏈技術很快受到了大眾的關注,也吸引了大批創業者前赴后繼的追趕和不少投資者的青睞。
區塊鏈發展的三個階段
區塊鏈1.0,限于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熊貓幣等虛擬貨幣;區塊鏈2.0,擴至股票、債券、抵押、產權交易等金融領域;目前區塊鏈處于3.0階段,其應用已延伸到醫療、物流、科學、藝術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理論上講,只要是對區塊鏈技術的三個特點有需求的事物——分布式、加密性、可追蹤,都將成為區塊鏈技術的“受體”,這也區塊鏈未來的發展方向。
區塊鏈技術包含了兩個重要概念,一個是分布式賬本,一個是智能合約。
前者是一種分布式數據庫,后者是一種連接交易雙方的、具備一定判斷能力的智能工具。智能合約會根據交易雙方設置的初始條件和具體結果自動完成最終的價值轉移環節,修改雙方的“賬本數據”,并記錄下每一次的交易流向,以達到交易可追蹤的效果。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服務,理論上可分為公開許可、公開非許可、非公開許可和非公開非許可四類。公開即表示所有人都可以讀取該區塊鏈,許可即表示所有人都可以寫入數據到該區塊鏈。比特幣、以太坊就是公開非許可的,你可以讀取數據,但不能隨意寫入數據。
其實區塊鏈本質上解決的還是信任問題,其一旦被廣泛應用,很快就會將目前的信息互聯網推至價值互聯網。所謂信息互聯網,即互聯網的本質是傳遞信息的,比如你要給別人發一個文件,那么你的文件首先會被第三方接收,第三方再拷貝一份發給你本來要發送的人。所以其本質上是一個副本的傳輸,是一個信息的傳遞。
可對具有排他性價值的事物來講,被復制并不是一件好事,例如專利、音樂等。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互聯網,使得信息的傳遞是完全點對點的,不經過任何第三方。這對排他性價值事物的傳輸無疑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中,目前排名第一的仍是最早問世的比特幣。
相較于傳統貨幣,比特幣至少有以下優點
1、安全、匿名
比特幣是基于數學算法的,無法被人為篡改。
2、無中央銀行
比特幣基于區塊鏈技術達到去中心化,直接點對點交易,無需銀行機構中轉。
3、無匯率
正因為無需政府、大機構的背書,比特幣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避免了貨幣的匯率這一環節。
4、無通貨膨脹
基于數學和計算機算法的比特幣只有2100萬個,不會產生通貨膨脹。
5、可無限分割
傳統貨幣總存在一個最小單位,例如人民幣分、美分,而比特幣可被無限分割成更小的單位。
但現階段的比特幣也有缺點
1、市場結構畸形
人群大致可分為風險偏好者、風險中立者、風險厭惡者三種,貨幣的本質就是要讓這三種人都接受并信任。但目前比特幣的用戶結構中,風險偏好者居多,加之風險偏好者在上述三類人中的數量占比又不占優勢。這導致現階段的比特幣市場結構畸形。
2、吸引非法活動
正因為比特幣的安全、匿名、無國界,導致它成為了毒品、勒索的最佳交易手段。
但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的區塊鏈應用已不僅限于虛擬貨幣,因此比特幣的缺點改進和區塊鏈的發展完全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并行不悖。
最后,值得思考的還有一個問題,區塊鏈技術究竟是一種延續性技術還是顛覆性技術呢?
延續性技術例如移動互聯網,它的出現并沒有使傳統互聯網公司紛紛折戟,反倒被它們抓住了機會“延續”了發展。顛覆性技術例如智能手機,它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傳統手機行業。
雖然區塊鏈技術是延續性技術還是顛覆性技術目前尚未有公論,但已有不少人認為這絕對是一次值得all in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