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7個要素里,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團隊的股權劃分清楚。接下來,我們詳細講解一下股權相關的知識。
一、股權是什么
股權:股東基于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并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其實是由一系列的經濟權和政治權組成的。具體見下表:
分類 |
定義 |
適用情況 |
|
經 |
分紅權 |
當公司有利潤可以分紅時,股東可以按照股份比例獲得分紅。 |
小明的公司今年盈利100萬,公司拿出50萬作為分紅。小明擁有公司10%的股份,那么小明能得到的分紅就是50萬*10%=5萬。 |
股份轉讓權 |
公司股東擁有將自己的股份轉讓給他人的權利 |
小明當初花了10萬元,得到了公司10%的股份,兩年后小明想要轉讓給其他股東,此時公司估值1000萬。結果,小明憑借手中10%的股份拿到了100萬的轉讓收入,其中90萬的差價就是小紅的收益。 |
|
優先認購權 |
當公司股東要轉讓股份時,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
小明轉讓股權時,有兩個人表示愿意購買,一個是股東小紅,一個是公司外的人,那么小紅就可以憑借股東身份,優先購買小明10%的股份。 |
|
剩余資產分配權 |
股東對公司清算時的剩余資產有分配的權利。 |
一年后,公司破產了,對于公司破產清算后的剩余資產,股東小紅可以按照10%的股份比例參與分配。(前提是公司的凈資產在清算時大于公司的債務。) |
|
政 |
表決權 |
也稱投票權,這個是作為股東最重要的一項政治權利。公司有重大決策要做時,需要召開股東會,股東以股份比例行使表決權。 |
是股東基于股東地位享有的,就股東會、股東大會的議案做出一定意思表示的權利。 |
知情權 |
公司股東了解公司信息的權利 |
如:股東有權對公司的一些經營活動有知情的權利。 |
|
選舉管理權 |
董事會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股東有選舉董事的權利。 |
這是股東最實質的管理公司的權利。股東并不直接參與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而是通過董事會進行;股東通過選舉董事,進而獲得對公司業務的控制權。 |
|
公司經營建議權或質詢權 |
股東可以給公司經營提出建議,也可以向公司的決策提出質詢。 |
股東參與經營管理,在股份公司是有限的。主要包括重大問題決策權(如投資計劃、增加注冊資本、合并等)、建議或質詢權。 |
二、股權有什么用
股權代表著未來收益的可能性,站在創始人的角度,股權有以下3個方面的價值:
1、組團隊
俗話說“財散人聚”,股權就代表著未來的財,創業早期需要組團隊,但是并沒有那么多錢來招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一部分股份分出去,攢來一個價值觀一致、能力互補的創始團隊。
2、融資
公司的融資一般有兩種方式: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
債權融資,就是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最終需要本金加上利息還回去。
股權融資就是投資人出一部分錢來換取公司的股份,其實是看好這家公司的前景,未來能夠獲得更多收益的可能性。投資人作為股東,不能要求創始團隊把投資還回去,只能等以后上市、收購或者更大規模融資時退出股份來套現。
傳統行業里債權融資比較多,但在互聯網創業領域,股權融資是主流。
3、激勵
公司對員工的激勵有很多方式,比如:漲工資、發獎金。創業公司早期往往沒有太多現金,所以一般用未來的錢(也就是股權)來激勵員工。股權激勵不僅能省錢,還能讓員工更有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感,做事會更有積極主動性。
三、 股權分配的要點
股權分配的核心是要讓各個創始人在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里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后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以下是我們整理的幾個要點:
1、團隊要有明確的老大,切忌平均分配股權。
平均分配股權的問題在于,當幾個創始人之間意見不一致時,容易出現拍板人缺失,決策陷入僵局,不利于團隊的穩定。股權分配時要避免平均分配,一定要有老大的角色。
2、股東人數不要太多
股東人數太多,就會導致決策比較難推動。比如在做工商變更時需要所有股東簽字,此時如果有股東去外地出差或出國旅游,不能湊齊所有人員一起簽字,就會耽誤變更的時間。另外,不太穩定的小股東最容易產生股權糾紛,阻礙企業發展。
想一想:一家連所有股東共同簽字都很難快速實現的企業,投資人會放心投資嗎?
3、關于控制權的3個關鍵數字
數字 |
含義 |
擁有哪些權力 |
67% |
絕對控股 |
有權修改公司的章程、增資擴股 |
51% |
相對控股 |
對重大決策進行表決控制 |
34% |
一票否決 |
股東會的重大事件的決策可以直接否決 |
特別強調一點,34%的股權雖然不多,但是卻擁有重大事件(如公司合并重組、增值擴股、破產等)的一票否決權,可以在重大決策上對抗其余所有股東。所以,掌握有一票否決權的股東都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4、創始合伙人的得權期、退出機制、回購權
一個完整的企業股權結構,除了合理的股份分配外,還要有科學的管理體系,即提前約定好股權的得權、退出和回購機制,避免日后糾紛。
得權期:給股權設置得權期就是說,合伙人的股權并不是一次性全部得到,而是每個周期得到一部分。比如:將得權期設置為4年,每滿一年得到一部分,滿4年后才能拿到全部股權。如果中途退出,就只能得到退出前該得的部分。這樣不管是對合伙人還是公司都相對公平一些。
退出機制:當股東退出公司后,其所持有的股權應該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不同的退出情形會有不同的做法,例如:合伙人如果是正常退出,一般約定由公司回購或繼續持有;如果是合伙人違反了公司的紀律或其他傷害公司權益而被開除時,一般約定股權由公司無條件收回。把這些提前約定清楚,既有利于公司的持續穩定發展,也有利于維護其他股東的公平性。
回購機制:當股東中途退出、轉讓或出售部分股份時,公司要有一個明確的回購機制,回購該股東手中的股份。具體回購價格可以參照以下三種方式:按當時公司估值一定折扣比例的價格、原始購股價的若干倍溢價,或參照公司凈資產的價格。
5、提前留一定的期權池
互聯網公司股權激勵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初創階段股權分配時有必要提前預留一定的期權池,為今后的股權激勵留出余地,一般期權池的比例大多設置為10%到20%,這些股份通常由創始人代持。
快法務是企業綜合法律服務領導者,專注為中國4000萬中小微企業提供:工商注冊、財稅記賬、商標專利、資質申請、合同文書、法律顧問等一站式品質服務。
來源:快法務,版權聲明:轉載此文請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請附上出處(轉載自快法務)及本頁鏈接。未按照規范轉載者,快法務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