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所有企業都要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局報送上一年度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第九條 企業年度報告內容包括:
(一)企業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二)企業開業、歇業、清算等存續狀態信息;
(三)企業投資設立企業、購買股權信息;
(四)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東或者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等信息;
(五)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等股權變更信息;
(六)企業網站以及從事網絡經營的網店的名稱、網址等信息
(七)企業從業人數、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對外提供保證擔保、所有者權益合計、營業總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納稅總額信息。
以上第一項至第六項規定的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第七項規定的信息由企業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雖說是年報公示,但公司最主要的信息全都能夠選擇不公示。這是什么鬼?
在這里小編想說的是,大家恐怕是沒有看到配套內容才會感受公司年報流于形式。首先,公司年度報告信息不代表財政信息,雖然這才是外界最想了解的信息。
那么如何通過信用信息網判斷企業的信用?
從上述的一至六項公示內容,我們能夠了解到公司上一年度的存續狀況和重大改變,并經過這些信息區分公司的信譽。
一、1、辨認皮包公司&危險(不靠譜)公司
企業公示的信息中會顯現公司基本信息的改變歷史 ,如:注冊地址、注冊本錢、法人等信息的改變。
怎么從公司基本信息的改變發現危險?當公司頻頻改變注冊地址,代表公司的駐地并不安穩,這是皮包公司和處于事務改變期的公司對比多見的意向。當這部分信息頻頻改變時,有事務協作的公司就需要高度重視了,它也許致使讓你在發生訴訟、糾紛時找不到目標公司。
二、2、頻頻減資也許抽離本錢出逃
注冊本錢頻頻改變的公司,無論是添加還是削減,都需引起注意。當公司的注冊信息中頻頻發作減資狀況,有極大的也許存在股東或母公司抽離本錢出逃的危險。
三、3、股東鏈:自然人股東抗危險能力弱
股東股權信息會包含現有股東信息。依據股東性質,可區分抗危險才能。
股東性質大都為自然人股東時,比較法人股東,反抗危險才能,融資能力都較弱。若控股股東是上市公司、國企等公司,對立危險的能力就相對較強。股東鏈能夠極好的反映方針公司的布景。
四、4、“掛羊頭賣狗肉”屬違法行為
在公司信譽信息公示體系能夠看到公司的運營范圍,實際經營業務與網上掛號的經營范圍不一致,“掛羊頭賣狗肉”在高危險職業中時有發作,如:私募職業、互聯網金融職業、出資咨詢、財物辦理職業中適當一部分公司的運營范圍并不包含有關事務。別的,經營范圍所反映的職業布景和趨勢能夠表現公司存在的職業危險。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聯系方式:(QQ號)46297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