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并購過程中,會面臨前、中、后各個階段的風險。如果對風險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并購失敗。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相關風險。
一、并購前決策階段的法律風險
1、并購限制性規定的法律風險
企業轉讓其國有產權,中外合資的一方轉讓其企業合同中的權利、義務,以及上市公司涉及國家產業政策、行業準入、國有股份等事項變動,均需獲得國家相關部門的批準。
2、行政干預的法律風險
在我國,政府出于發展地方經濟的動機,常通過各種手段鼓勵或限制并購,因此應充分了解被并購目標公司所在地域法律或政策對并購的規定。
3、信息不對稱的法律風險
企業在并購過程中對被并購方的了解,與被并購方自身相比存在嚴重的不對稱。被并購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往往會向并購方隱瞞對自身不利的信息,最終導致并購方陷入“利益陷阱”,引發企業的法律風險。
4、并購方式決策的法律風險
我國企業的并購方式主要為股權式收購、資產式收購:
(1)股權式收購,指以目標公司股東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為收購目標的收購。股權收購后,并購方成為目標公司控股股東,目標公司的原有債務仍然由目標公司承擔,但因為目標公司的原有債務對新股東的收益有著巨大的影響,且對于目標公司的或有債務在并購時往往難以預料,因此股權收購存在一定的負債風險。
(2)資產式收購指并購方以有償對價取得目標公司的全部或者部分資產的民事法律行為。資產收購標的是目標公司的某一特定資產,一般不包括該公司的負債,因此,并購方只要關注資產本身的債權債務情況就基本可以控制收購風險。
二、并購實施階段的法律風險
1、并購交易的法律風險
并購協議中一般要求訂立“目標公司或有債務在交割前由被并購方承擔”條款,以及“交割后發現目標公司存在未批露的或有債務亦由被并購方承擔”條款。當被并購方確有不實批露或違約行為時,并購方亦可以通過訂立索賠條款向被并購方索賠。同時,律師可以通過在并購協議條款中設定擔保制度、合同解除制度、保全制度等條款不同程度地防范并購交易中的法律風險。
2、并購融資的法律風險
一般情況下,并購方企業很難完全利用自有資金完成并購過程,并購中往往需要注入大量資金。如果債務融資的資金需求與并購所需資金需求并不一致,則會因資金利息負擔等問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導致企業財務法律風險的發生。
三、并購后整合階段的法律風險
1、財務整合的法律風險
財務整合是企業并購重組整合中最為核心的內容和重要環節,涉及財務管理的銜接和調整問題,應針對并購特點有的放矢地解決相關財務整合內容。如采用財務人員統一管理辦法;統一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體系;執行合并財務報表的財務制度等。
2、資產整合的法律風險
企業資產的整合包括有形資產整合和無形資產整合。企業有形資產的整合,包括對優良資產的使用以及對不良資產的清理和處置。企業無形資產的整合也應充分重視,避免因無形資產的流失和運用不當而產生的法律風險。
3、業務整合的法律風險
在業務整合中,一般涉及客戶關系維護、市場營銷開拓、多元化發展等方面的法律風險。并購后需要重視原有客戶關系的維護問題,銜接好生產、市場、營銷等相關環節,重視現有客戶關系和供應鏈維護問題。
4、公司治理結構整合的法律風險
企業股權結構的改變往往引發企業文化、管理模式、利益格局等方面的顯著變化,企業需要重新調整治理結構,以適應結構因素的變化。如果治理結構整合成功,將積極推動整個并購整合活動的成功,否則,將難以實現并購整合的理想效果。
以上是有關企業并購3個階段的風險說明,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http://www.08lv2g.cn/article/item/info/id/070701.html。作為一站式企業法律服務平臺,快法務(400-6683-666)提供公司注冊、財稅記賬、商標知產、人事社保、專業法律等早期創業公司需要的泛法律服務。搜索“快法務”,前往快法務官網,即可辦理相關業務。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聯系方式:(QQ號)462978166